?隨著包裝印刷行業、紡織行業、陶瓷需求和社會的不斷發展,絲印機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并被大家所熟知,但還是有很多朋友對絲印機不太了解。下面絲印機小編將為您介紹絲印機在世界各地的發展情況。
唐文化向東傳播到日本、朝鮮、中東和歐洲,也向西傳播。到目前為止,作為一種印刷技術已經基本成型,因為它不僅是紡織行業產品后處理的一種手段,而且可以直接用自己獨立的印刷產品服務于社會。
絲印機從20世紀40年代后半期開始,感光材料被用于制版,使絲網印刷精確圖像成為可能。絲網印刷已經應用于印刷電路板和厚膜集成電路的制造。重鉻酸鹽是制版的主要增感劑。50年代初,復寫紙(以重鉻酸鹽為光敏劑)開始用于間接制版。50年代末,人們將醋酸乙烯酯放入聚乙烯醇水溶液中乳化聚合成乳液,加入重鉻酸鹽制成感光乳劑,直接涂布在絲網上作為感光膜層。這就是廣泛使用的重氮直接感光制版法。由于六價鉻污染越來越嚴重,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重氮樹脂被用作絲網制版的感光劑。
?
絲印機歷史上的發展介紹?
此后,絲網印刷被廣泛用于制造印刷電路板和厚膜集成電路。絲網印刷已經成為電子元件制造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印刷精度和穩定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我們開始研究絲網預涂感光版。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比氮樹脂更穩定的光敏樹脂在感光材料中得到廣泛應用,用于絲網預涂感光版的絲網印刷油墨也逐漸完善。從之前的熱固性油墨,發展到以光敏固化樹脂為連接材料的紫外光固化油墨。同時開發了以水溶性粘合劑為載體的水性油墨,取代了過去需要有機溶劑作為載體的溶劑型油墨。
絲印機也是從手動到半自動,全自動和自動。印刷速度也從半自動700張/小時提高到全自動1500張。而且從平臺印刷到輪轉圓網印刷,印刷速度達到3000張/小時左右。
回顧絲網印刷技術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絲網印刷與一般印刷技術的明顯區別在于,一般印刷技術是在大量信息傳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絲網印刷追求的是某種逼真的圖像和各種印刷效果。今后絲網印刷技術的發展應擺脫過于簡單的手工印刷方式,廣泛運用科學手段,不斷進行技術改造。20世紀60年代以后,隨著電子時代的到來,絲網印刷進入了現代化階段,其應用領域進入了高科技祎凡厚膜超集成線路和薄膜超導材料的印刷。